美索不達米亞的塔廟建築|伊朗的喬高桑比爾 - 百夫長旅行社|Centurion Travel & Tourism

美索不達米亞的塔廟建築|伊朗的喬高桑比爾

伊朗西南部是位在偉大的兩河流域文明,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交會的區塊,史稱美索不達米亞。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希臘對兩河流域的稱謂,meso意為中間,potamia為古希臘文中河流之意,轉化成為「兩條河流中間的地方」。兩河指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兩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產生和發展的古文明稱為兩河文明。它大體位於現今的伊拉克,其存在時間從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世紀,是人類最早的文明。由於這兩條河流每年出現氾濫,所以下游土壤肥沃,富含有機物和礦物質,水源和土壤提供種植糧食的必需品,成為孕育文明的基礎,但同時該地氣候乾旱缺水,所以當地人公元前4000年就開始運用灌溉技術,灌溉為當地帶來大規模的人力協作和農業豐產。經過數千年的演化,美索不達米亞於公元前2900年左右形成成熟文字系統。

美索不達米亞缺少天然屏障,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有多個民族在此接觸、入侵、融合的過程,蘇美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亞述人、埃蘭人、喀西特人、胡里特人、迦勒底人等其他民族先後進入美索不達米亞。如歷史前的歐貝德、早期的烏魯克、蘇美和阿卡德時代,後來又建立起先進的古巴比倫和龐大的亞述帝國。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倫將美索不達米亞古文明推向鼎盛時期。但隨著波斯人和希臘人的先後崛起和征服,已經輝煌幾千年的文字和城市逐步被荒廢,接著漸漸為沙塵掩埋,最後被人們所遺忘。

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為沖積平原,沒有可供建築使用的石料和木頭,蘇美人使用「日曬磚」建造房屋台基和牆體,表面貼上陶磚防水,北方亞述地區氣候濕潤,往往採用燒乾的磚。石灰石和更貴重的石料只用於神廟和王宮的裝飾,私人住宅僅使用粘土。西元前四千年前烏魯克神廟建築達到長80米、寬50米的規模,在烏魯克建築物的牆上鑲有兼具美觀和防水功能。新蘇美時期由國王烏爾納姆修建的吉庫拉塔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塔廟建築,長方形的台座上修有好幾層平台,在最高平台上是座神殿。亞述時期建造美索不達米亞最宏偉壯麗的宮殿,薩爾貢二世的尼尼微的宮殿有200多個房間,外牆貼有琉璃磚、石板浮雕襯牆高4米、門口有40噸重的人首帶翼獸護衛。尼布甲尼撒二世修建的巴比倫城是當時最偉大的城市,城市周長18公里、有9座城門,其中伊什塔爾門最為著名。主要街道的兩側以琉璃磚拼出牛、獅子和神獸的形象。傳說中的巴別塔和空中花園也在新巴比倫城中,拱頂及由此發展的半圓頂和圓頂是美索不達米亞人在建築方面的創新。

蘇美人於公元前3200年左右發明的楔形文字、公元前2100年左右尼普爾的書吏學校、三四千年前蘇美人和巴比倫人的文學作品、距今2600多年前藏有2.4萬塊泥板書的亞述巴尼拔圖書館、有前言和後記及282條條文構成的《漢摩拉比法典》、有重達30多噸的人面帶翼神獸守衛的亞述君王宮殿、古巴比倫人關於三角的代數的運算、公元前747年巴比倫人對日食和月蝕的準確預測、用琉璃磚裝飾的新巴比倫城和傳說中的巴別塔和巴比倫空中花園,以及各時期的雕塑和藝術品,這些成就都屬於美索不達米亞這個古老的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神威是多種多樣的,從天空、大地、水、月亮、星辰,到自然界的各種生靈,到人類的繁衍生息和興旺發達,甚至磚的打磨、莊稼的生長、牛羊的馴服、疾病的治療,文字和法律的發明,都被理解為是不同的神的威力。同時神也被認為具有和人類相同的行為和情感,神會結婚,生兒育女,也有喜怒哀樂。不同的神由不同的城市供奉;比如大神安掌管天空,他的城市是烏魯克;大神恩利爾掌管風和空氣,尼普爾設有他的神廟;恩基是主管水的大神,他的城市是水城埃利都;馬爾杜克是恩基的兒子,是大雨的主宰;月神南納的城市是烏爾,金星女神伊南娜主管豐產、戰爭和情慾,在烏魯克有她的神廟。在不同的時期擁有不同的保護神,例如:在蘇美早王朝時期,安是烏魯克城邦的保護神,從古巴比倫時代起馬爾杜克上升為主神。

祭祀活動在作為在神廟中進行,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出現塔廟式的建築方式,塔廟建築的建築者包括:蘇美爾人、巴比倫人、埃蘭人、阿卡德人和亞述人,每一個塔廟建築都是神廟建築群的一部分。最早的神塔出現在蘇美爾早王朝時期末期,目前考古研究認為最早出現的塔廟建築是公元前六世紀所建造的,此種階梯形的塔廟建築與埃及的階梯金字塔有點類似,兩個文化之間是否有相互影響仍值得學者繼續進行相關研究。塔廟建築的主要結構是個矩形或正方形平台,平台由多層構成,自下而上面積逐漸減小。曬制磚構成神塔的內核,而烤制磚構成神塔的表面結構,表面通常被不同顏色的釉所裝點,考古學者指出釉的裝飾可能具有占星術意義,國王的名字有時會刻在磚頭上。塔廟的高度數量從兩層到七層不等,許多學者假設塔廟建築頂端有神龕,可是沒有考古學證據來驗證,每座城市都有座塔廟建築,每座塔廟建築被認為是當地保護神的住所,只准祭司才准登上塔廟建築,或者進入塔的基座附近有屋子,祭司的職責就是好好侍奉好眾神。

祭司主持的國家祭祀或由私人祭祀,在阿卡德的第二位國王里木什時代的一篇銘文記載,規定每天向太陽神沙瑪什進貢的供品包括:20頭羊、4頭牛、6古耳穀物、3古耳麵粉以及等量的椰棗、油、豬油、牛奶和蜂蜜。在巴比倫晚期,在盛大節日國家祭祀更為隆重,例如在尼普爾的恩利爾神廟發現的清單中包括3569頭牲畜。在祭司課本記載的新巴比倫新年祭祀儀式中,國王要被去除權杖和佩劍後,被祭司拉扯雙耳來拜馬爾杜克神像,同時向神說明國王沒有虧待百姓,在被歸還權杖和佩劍後,國王將被祭司打兩記耳光,同時國王要熱淚盈眶,表示馬爾杜克對他已經降恩垂愛。美索不達米亞人通過祭司檢驗祭祀動物的內臟(尤其是肝)、或是天體的運動、或是在神廟中的睡夢來占卜預測神的意願。

二、阿里卡普宮

阿里卡普宮“Ālī”意為“帝國”或“偉大”、卡普Qāpū意為“大門”,為什麼宮殿會被取此名呢?許多研究者認為阿巴斯大帝十分尊敬第一任什葉派伊瑪目·阿里Shiite Immam Ali;另一方面,卡普Qapu是土耳其語,意為“宏偉的大門”,別忘記薩伐維王朝可是突厥血統。因此17世紀初期薩伐維王朝的阿巴斯大帝下令建造在伊斯法罕興建的王室宮殿,在帖木兒時代的宮殿和花園的所在地建造宮殿,更在此地舉辦第一次慶祝伊斯蘭曆1006年西元1597年的諾魯孜節伊朗新年。阿巴斯二世Shah Abbas II對阿里卡普宮殿的建築與裝飾充滿熱情,在位期間建築三樓宏偉的大廳,以自然色彩描繪鳥類的天花板一直保持著薩伐維王朝的藝術風格,此乃薩伐維王朝時期藝術風格的最佳例證,該壁畫藝術都是宮廷畫家Reza Abbasi所創作的自然主義壁畫,作品包含有花卉、動物和鳥類的圖案。凱加王朝的納塞勒丁皇帝在位期間Naser ad-Din Shah1848-98,皇宮內部受到修復大量的修復,因此現在阿里卡普宮殿內部藝術存在著薩伐維王朝與凱加王朝時代的特徵。

皇家音樂廳位於宮殿的六樓,牆壁上發現深深的圓形壁龕,不僅具有美學價值,更具有聲學效果。通過兩側的樓梯可以攀登至宮殿的高處,旅者往往發現樓梯越往上則台階越窄,或許正是這種安全措施,每側的樓梯最多同時只能有一個人爬樓梯,更可以想見樓梯轉彎處的凹槽應該是皇家衛隊佔用。綜上所述,阿里卡普被認為是薩法維建築最佳的範例和象徵伊朗的伊斯蘭遺產。在17 世紀薩伐維王朝的競爭對手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在薩伐維王朝時期強調什葉的信仰思想,有別於鄂圖曼土耳其的遜尼信仰思想,更多的歐洲國家都企圖在兩個帝國之間製造敵意,但有趣的事情是兩個帝國都是同屬於突厥的人種。阿巴斯大帝曾經有想要移動伊瑪目阿里在納傑夫的陵寢到伊斯法罕,該行動進一步增強了阿里卡普宮殿的神聖性。從那時起,任何經過大門的人都必須從馬背上下來,甚至連國王也不能例外。此外,那些尋求王室恩寵的人必須以懇求親吻大門,而那些獲得王室批准的人則必須親吻大門。此外,相較於廣場上其他三座主要建築的入口都凹進了圍牆,而阿里卡普宮殿則是凸進伊瑪目廣場。綜上所述,旅者其實可以理解阿里卡普在政治、權力角色上的重要性。

為在伊朗的喬高桑比爾正是塔廟建築完美的典範,該建築在大約是距今三千四百年前的時間,由埃蘭國王Untash-Napirisha(公元前1275-1240年)建立的宗教中心。建築群的主要元素是巨大的塔廟建築,專門用於埃蘭的神明:Inshushinak與Napirisha。它是伊拉克以外地區最大的塔廟式建築,更是保存最完好的塔廟式建築。

喬高桑比爾覆蓋在乾燥的高原,高原上僅有著Ab-e Diz河流經,故可以讓人類居住在此的機會。作為國王住所的“神聖城市”,它從未完工,只有幾位神父住在那兒,直到公元前640年被亞述國王阿瑟巴尼帕爾(Ahurbanipal)摧毀。該建築群由三塊同心的圍牆保護,圍牆長約4公里,圍成龐大的建築系統,圍牆的中心就是該建築群中最重要宗教儀式的塔廟。

關於塔廟式的建築,最人為所熟悉的是聖經故事當中通天塔(巴別塔)的故事;故事中描述到人類的自大,導致妄想興建一座通天的高塔,在人類快要興建完高塔之際,上帝摧毀了它,並使人類說不同的語言…,都有類似塔廟建築的描述。另外,在希臘時代的世界七大奇景中,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在在都顯示兩河流域的文明都有著塔廟式的建築型態。

塔廟在兩側各佔105.2 m、高約53 m,以泥磚是整個建築的基本材料,共分五個層次。再被烘烤過的泥磚上,許多具有楔形文字的痕跡,大部分以埃拉姆語和阿卡德語紀載著神靈的名字,文字中也有著一些詛咒的語言如:如果有人敢摧毀這座城市,你也將會被摧毀等。儘管喬高桑比爾現僅存高度為24.75 m,據專家估計不到其原始高度的一半,但其保存狀態無與倫比。在伊拉克目前難以前往的狀態之下,伊朗的喬高桑比爾是唯一看到塔廟建築的地點,當您在規劃伊朗旅遊之際,絕對不能錯過這個跟伊朗其他地區差別很大的建築,您將會帶回完全不同的旅遊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