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賽因庫山(Hossein Kuh)提供了非凡的自然屏障,遼闊的景觀和深深的寂靜瀰漫了該遺址的輪廓,阿契美尼德國王的墓室雕刻到岩石上,展現出皇陵的神聖特徵,庇護阿契美尼德主要君主的陵墓 。該地點也許根本沒有專有名稱,只是被簡單地稱為“ The Burial Place”之類的名稱,最早的時間也許可以追朔到埃蘭時期。薛西斯大的墓室前面刻有伊朗羅斯坦(Rostam)的神話故事,因此旅者常稱呼該地為Naqsh Rostam,翻譯後的意思就是羅斯坦的圖像。
為了避免盜墓者的盜墓,墓地位於山的高處。但是,位於高處的墓地還有另外一層的象徵意義,阿契美尼德的人們相信神住在天上,陵墓蓋在高處代表亡者更能夠進入到天上。由於沒有其他地方可容納繼任的阿契美尼德國王的墳墓,因此這些統治者被迫在另一個地方建造陵墓,您在波斯波利斯的慈悲山上可以看到另一群的帝王陵寢。 這些墓地的形式幾乎是相同的,它們在外部以巨大的十字形出現,其底邊位於地面上方。位在那格謝‧羅斯坦姆的阿契美尼德帝王有1. 薛西斯大帝4. 大流士一世 7. 阿塔薛西斯 9 大流士二世。
墓室巨大造型的目的,就是要重建來世的阿契美尼的宮殿。墓室的入口位於墓室的正中心,入口處有四個裝飾性的柱子,類似埃及假門的建築設計,毫無疑問地受到埃及建築風格的影響。墓穴上方刻有皇帝的形象,皇帝左手拿著碗狀物,右手正在發誓,再現著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拜火教,更展現出王權來自於宗教的象徵。在大流士皇帝的墓前,您還是可以清楚地看到二十八個帝國的子民,這也是再現著阿契美尼德帝國榮光的一種方式。國王對面出現拜火教的宗教圖像法爾,這是皇家命運的象徵。法爾(Farr)面對國王,一隻手以祝福的態度舉起手,另一隻手則拿著環狀物,在法爾後方有個圓形裝飾物,考古學家初步認定是太陽的意義。這樣的圖騰象徵著帝王受到阿胡拉馬茲達的讚揚。每個墳墓都有三個供死者使用的空間,佈置在其中,並且在十字架的內壁上刻有服務員,墳墓外牆上發現的顏料痕跡,代表大部分的石浮雕都是彩色的,同時墓地內有著楔形文字的裝飾。墓室內就地切開棺材,棺材地板都是用同一塊岩石整體雕刻而成。
在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後,進入到希臘化時代,在希臘化時代後,進入到薩珊王朝時期(Sasanid),在納格謝‧洛斯達姆另一個重要的古蹟即是卅珊王朝時期的石刻雕像,許多考古研究者認為該地是伊朗最大的薩珊淺浮雕雕刻場所。許多人會很好奇為什麼薩珊王朝要在阿契美尼德墓前雕刻浮雕?研究者認為薩珊王朝自認為是阿契美尼德王朝文化的繼承者,因此在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墓前雕刻,也有著繼承的意涵。在此一時期您可以看到水神(Anahita),衝突地是帶著古波斯長笛帽的國王的身材比女神的身材高,更清楚地說國王有著濃密捲髮、漂亮的臉蛋、鬍鬚打結、穿著緊身的衣服、寬鬆的飄動長褲,鞋子上繫著緞帶。不難想像薩珊王朝時期的藝術能力之高,但是也表現出神人之間權力位置改變的現象。在薛西斯大帝墓室的左側,還有一個巨大的未挖空空間。 顯然,該凹座的目的是在薩桑尼德晚期企圖雕刻某些傳承事件,但未能及時完成。
在納格謝‧洛斯達姆中,最重要的一幅薩珊王朝時期的石刻即是薩珊王朝皇帝夏普爾擊敗羅馬皇帝瓦勒良。這幅浮雕描繪了沙普爾一世在公元260年戰勝羅馬皇帝瓦勒良的勝利。 夏普爾在與瓦勒良的戰鬥中佔上風,最終並把羅馬皇帝俘虜。在整個沙普爾王國的雕刻中,這幅雕刻在納格謝‧洛斯達姆的雕塑最為壯觀。他戴著王冠,上面戴著一個球形的大頭巾(korymos),後部附有長長的捲曲絲帶─象徵權力。君主穿著寬褶的長褲,搭配寬鬆的襯衫,以及帶有兩個圓形鈕扣的斗篷,斗篷在風中飛到他身後。國王的長劍留在鞘中,用左手抓住。 他的右手向前伸,握住一個穿著羅馬衣服的男人的右手腕。在沙普爾(Shapur)面前,阿拉伯人菲利普(Philip)跪著伸手示意,象徵著阿拉伯人當時是站在羅馬帝國這邊,殊不知後來阿拉伯帝國崛起,反倒征服伊朗地區。
索羅亞斯德天房 — Kaabe-ye Zartosht
是納格謝‧洛斯達姆最引人注目的獨立式建築。建築物的原始名稱未知,19世紀訪問該點的歐洲旅行者賦予該名稱,如今,它被稱為瑣羅亞斯德的天房。該建築物的功能也不為人所知,造成考古學思索該建築物主要建築目的潮流,進而把該建築物的解釋推向了理性的極限。學者們聲稱這是座火廟,矛盾的是沒有考慮到不通風的密閉房間似乎與這種解釋出入甚大。 其他人則認為,國王的屍體在入棺前的暫時安放之處。還有人認為這是大流士的父親的墳墓。其他解釋是,該建築是宗教和政府文物的倉庫,甚至是巨大計算春分點原始天文計算機。
索羅亞斯德天房由光滑的石灰岩雕刻,石塊與石塊並沒有使用砂漿黏著。在其北側有29個台階的樓梯通向建築物的單一內室。房頂由四塊石板製成,形成類似的金字塔造型,以利雨水可以排除。室內有門,可以通過轉動樞軸的石門來打開和關閉該空間。建築物的外部裝飾有成排的假窗,上面飾有黑色玄武岩框,並以棋盤格圖案佈置了許多淺矩形長方形壁。切石和對齊過程中顯示出的精確性和技巧,以及在這座建築中可觀察到的驚人對稱性,都說明了阿契美尼德時代建造者和泥瓦匠的精湛能力。今日,建築物似乎已經沉入地下。但是,這是一種錯覺:原來的地面是建築物現在所處的地面,而周圍的區域由於許多世紀以來土壤和碎屑的堆積而增加了高度。
在索羅亞斯德天房內的東側保留著薩珊·帕拉維(Sasanid Pahlavi)的文字;在西側保留在安息帝國的文字,在南側保留希臘文的文字。在索羅亞斯德天房內描述了沙普爾一世戰勝羅馬的戰役。其中希臘銘文特別引人注目,因為它似乎是伊朗著作中使用希臘語的最後實例。建築物東牆上保存著祭司銘文(Kartir),大祭師在其十九行著作中列舉瑣羅亞斯德教信仰中的表現,現今保存在波斯波利斯博物館。
➤ 來到色拉子地區,您將會被一系列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建築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也是您在伊朗旅行絕對不能錯過的精采回憶,阿契美尼德王朝是世界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與希臘之間的戰爭更是現今馬拉松運動的起源,走訪該地區絕對是豐富您是也不容錯過的一站。